摄影师姓名或ID:    密 码:     取回密码  摄影作者注册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

·中文简体        ·English

·中国经典人造主题公园——深圳世界之窗  ·“城中之城”——北京故宫  ·云南昆明东川红土地  ·“每周影人”——新疆摄影家赵翔(2008.12.15-2008.12.21)  ·优秀影人:山东摄影家朱岩(2011.6.27-2011.7.10)  ·天下第一奇观——云南昆明石林  ·寸土寸金地——北京王府井大街  ·每周影人:河南摄影家和来贵(2009.11.23-2009.11.29)  ·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  ·优秀影人:浙江摄影家——王晓虹[2018.2.1--2018.2.28]  ·山东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化石群  ·澳洲风光  ·塔什库尔干石头城  ·每周影人:福建摄影家冯德金(2009.9.7-2009.9.13)  ·楼市新政满月 广州新盘楼价跌量减 二手房成交量环比降30%  
更多>>
自然的回归 乐天知命走向天葬台
CCN传媒图片网 www.ccnpic.com  责任编辑:高学森  

    对“天葬”的了解,也许是通过很久之前的文章或几张照片,早就听说有摄影专题画册,但却没有看过。让我激动和向往这一藏族葬俗的,是那年九月,我的一位朋友的妹妹——一个插班大连医科大学学习摄影只有两个月的年轻女孩儿,随班级到甘南创作,竟然拍到了“天葬”,数量之多,距离之近,画面之真切,记录之真实,让我这个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硕学会士既激动、羡慕,又嫉妒、耳热。真想马上自己也能到那向往已久的神奇土地上,去感知生命,去体味那天人合一,乐天知命的境界。

107189-01864 天葬

ID:107189-01864 天葬 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樊甲勇

 
  2002年,组织宣布我转业,即将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,十九年来,终于有一个自己的假期,于是与本溪的三位影友和北京的一位影友,相约到四川摄影创作。


  2月16日,农历正月初五,我们从北京驾驶切诺基越野车出发,一路上经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,2月23日中午12点30分,到达了郎木寺。


  郎木寺,位于甘肃碌曲县城南86公里的郎木寺乡,地处甘、青、川三省交界的白龙江源头,小镇被甘肃和四川两省一分为二,位于四川的格尔底寺与位于甘肃的郎木寺咫尺相望。“郎木”在藏语中是“仙女”的意思,因其山洞中有一岩石酷似玉女而得名。郎木寺为甘丹寺第五十三任甘丹赛赤坚赞桑盖大师,于藏历第十三胜生土龙年(公元1748年)创建。寺内陆续设立了闻思、续部、时轮、 医学、雕版印经等五所僧学院、僧侣近千人。“十年动乱”中殿堂、佛塔及无数珍贵依止圣物全部被毁。藏历第十六胜生铁猴年(公元1980年)重建,先初步建成经堂、藏经楼、弥勒殿、金瓦殿、长寿殿、护法金刚殿、马头明王殿和遵圣塔、禅和塔等十余座建筑,另建有赛赤寺活佛寝宫,及僧舍近百院。


  由于农历的正月十二,正赶上藏历正月的毛兰姆法会,明天正月十三是晒佛日,来自甘肃、青海、四川和内蒙的藏民,以及全国各地的旅游和摄影人,让不大的小镇人头攒动,车来人往,旅馆也因此非常紧张,连续找了三个旅馆全部客满,最后找到鸿雁宾馆,刚好有一个五张床的大屋,30元/人/床/日。安排完住的地方,找一家清真饭馆吃了今天的第一顿饭——每人一碗烩面块儿。

 
  吃完饭,开车去踩点儿,我最关心的依然是“天葬”。在寺院的山坡上,让一位年轻的喇嘛带路去天葬台。车穿过郎木寺的小路,向寺院后的山上开去,山路很窄很陡,弯弯曲曲,凹凸不平,3500米的海拔,让国产的切诺基车直喘粗气,陡一些的坡路,大家只有下来推车,约有3公里的路程,开了有20多分钟。车转过一段山岗,向右转上到一个平缓的山坡位置,顺着左侧的岔道,一条较直的路直通一道山脊——山脊下便是天葬台。 


  蓝天白云下,经幡在山腰飘舞,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每一个生命的历程;玛尼石静静地注视着远方的雪山,注视着归于自然的天堂中的灵魂;天葬场上依然光闪闪的刀斧,骄傲着自己完成的使命;石坫木坫上,每一道深深的印痕,都是一首如诗的音节;散落的衣物、白骨,在风中,在阳光下,在空气里慢慢地融入泥土…… 


  天葬台距离郎木寺赛赤寺院约300米,位于寺院的西北部,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,是安多地区最大的天葬台之一。

 
  “天葬”在藏语中的意思是“施鸟”,即将尸骨尽数喂于鸟——秃鹫。天葬并不是藏民族祖宗承传的本土仪式,据史籍记载是11世纪末12世纪初,入藏区创立希解和觉宇两教派的印度和尚帕丹巴桑吉带来的。天葬的内在含义源于佛教,佛教的利他思想以救助芸芸众生为根本,人死了,灵魂已从中剥离,肉体虽说没用但不能浪费,把肉体施于秃鹫,秃鹫吃饱了就不会再去伤害弱小的动物了。


  我们几个人都是第一次到天葬台,天葬台的肃穆给人以神秘,但丝毫没有恐惧感,只是脚下的每一寸泥土,让我把脚步放得轻轻的,相机的快门好似也感到了每一次按下的份量,几个人一脸的庄严,不再有刚才推车时的说笑,我在心理默默的祈祷和祝福那些从这里升入天堂的灵魂。


  从甘肃和山东来的摄影人,也来到天葬台,交谈中,他们讲明天可能有天葬。我们的运气真的有这样好吗?


  第二天早上7点钟起床,开车上山,五个人留下两人在山下拍晒大佛,我和另外两人上山拍天葬。按着昨天询问的天葬的程序,在寺庙前超度死者的地方,等了一段时间后才得知运死者的车已经上山了,匆忙中,开车往山上的天葬台走。来到天葬台,死者已经从车上搬下来放到了天葬场,经幡前已经燃放起“煨桑“的桑烟(把糌粑和柏树枝一起烧),秃鹫已在桑烟的召唤下等待在山脊上,诵经的喇嘛和同村帮忙的藏民站立在卡车旁,等待着天葬师的到来。

 
  天葬的仪式其实在病危的人弥留之际就开始了,家里人把喇嘛请到家里做法事,念送气经。人死后将死者衣服脱光,头挨膝盖,捆成胎儿状,表示怎样来人世还怎样离开。送葬的日子由喇嘛占卜决定,一般是3天、5天或7天,单数为吉祥,不用双数。天葬时,把死者先送到寺庙的经堂前,让寺庙的喇嘛念“颇瓦“经超度,据说这个经非常灵验,念完后,头顶天灵盖会出现一个小洞,按世间的说法,这人的灵魂出窍,灵魂尽快离开了死者躯体。按佛家的说法,这人的神识即从那里去投生了。送死者去天葬时一般直系亲属都不去,是怕亲人伤心,会让死者牵挂,影响死者的轮回升天。


  8点35分,一辆吉普车直接开进天葬场,车上下来四个人,他们就是天葬师(藏民也叫他们宰把手)。下车后,他们径直走到面朝地头朝天葬台的死者,取出身上携带的工具,熟练的开始了工作。喇嘛在燃放的桑烟旁念着“度亡经“。秃鹫一步一步的从山脊上走下来,临近了,便展开翅膀飞到天葬师的身旁,分享着自然的恩赐,并把死者的灵魂带到天国,把生者的希望带向遥远。

 
  藏民们认为,天葬时,秃鹫来得越多越好,尸骨吃得越干净越好,越有利于死者亡灵的超度,有利于死者家人的安康.因此,天葬师非常负责的把死者的肉割的很碎,骨头拌上糌粑(把青稞麦炒熟磨成面,加上酥油茶或青稞酒的拌合物),用小斧反复砸的细碎,这样才会让秃鹫吃得非常干净.天葬台上又陆续来了五六个摄影人,由于我们的到来,秃鹫落到天葬场的很少,即使离得很远,秃鹫依然对我们的汉族服装看的非常清楚,依然会以为我们手中的长枪短炮是武器。心中有一种负疚感,于是动员大家离得远一些,再远一些,躲到草丛后,躲到车后面。藏民还是友好的,当我们主动离开天葬场再次返回,只有我们三人时,一位藏民主动把藏袍脱下来,穿到了我的身上,使我真正走到了死者的身边,走到了忙碌的天葬师的身边,走到了秃鹫这一神鸟的身边,超近距离的体验到了生命归于自然的真谛,体验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。生与死近在咫尺,名与利又在哪里?


  藏族有一句谚语说“对夏日格不能扔石头,对父母不能恶语。“秃鹫,藏语称为”夏日格“。可见,秃鹫在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与长者等同,秃鹫是走向自然回归的使者,是走向天堂的阶梯。


  目睹和拍摄了天葬的全过程,在心灵深处,除去那对藏族人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大气的叹服外,更多的还是面对人生的思考,面对生死的理解,面对名利的自嘲。


  源于自然,归于自然。乐天知命,一切都会让你轻松的找到一个真实的自己!


友情提示:
  1、到郎木寺可从兰州出发,约480公里,中途住合作或碌曲。开车最好是越野车,如果不开车,最好是几个人在兰州租车,兰州到郎木寺每天有公共汽车。


  2、藏区许多天葬台是不允许进入的,只有郎木寺的天葬台是开放的,参观门票10元,天葬台下有售票处。赶上天葬,应尊重藏民的风俗,不可强行进入。


  3、郎木寺天葬台海拔约3500米,最好乘车上山,步行需量体力而行。天葬一般是早晨,要早起床有提前量。既要看缘分,也要勤于联系,不然有天葬也赶不上拍不到。


  4、摄影最好备有长焦距镜头,旅游要准备望远镜。不要穿着鲜艳的衣服。


  5、到郎木寺最好是正月,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晒大佛、酥油灯会、跳神、转香巴等藏族民族节日活动。住的宾馆招待所较多,价格也较便宜。节日期间要早到达早住入,计划要有提前量。饮食兼有甘肃四川特色,但青菜较少,主食不够丰富。可适当准备一些维生素类药品。 (CCN传媒图片网 高学森)
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 樊甲勇)
业务合作热线

电 话:52837246

E_mail:serv@ccnpic.com